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闽ICP备10024257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33号
制作维护:宁德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中文域名:宁德师范学院.公益
畲银很美,但市场空间有限;畲语有特色,但会说的人越来越少。在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区闽东,近百位高校老师以畲族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贡献智力
助力畲族产业发展,“智囊团”给力
(来源:福建日报 2015-11-25 第05版:政文)
宁德师院教育系赵峰教授(左一)在福安对畲族语言进行录音
(本报讯 吴旭涛 通讯员 崔柳 陈丽雯 文/图)
创意研发,推动畲银转型
宁德师院化学系的颜桂炀教授最近很忙,频繁穿梭于实验室、工厂车间,希望能够找到陶瓷与银饰完美结合的方法。他承担的“畲族银雕结合现代陶瓷新产品的研发”课题,是省科技计划产学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万元。
福安市紫云轩银器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清茂对颜教授的实验结果充满了期待,他的公司主营畲族银饰,但因规模小、层次低、产品单一,发展略显迟缓。这个项目无异于雪中送炭。“如果能将陶瓷与畲族银饰工艺很好地结合起来,畲族银饰产业将迎来创新发展的春天。”叶清茂说。
畲族百姓崇尚银饰、银器,认为其蕴含着驱邪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广泛用于生诞、婚嫁和日常生活中。但在市场开拓方面,畲族银器以饰品居多,发展空间受限。
颜桂炀教授的专业研究方向为无机新材料。此前在调研中,他注意到,不但是畲族银饰,陶瓷业也面临市场单一、缺乏创新、以量取胜的劣势。“如果将陶质和银质结合器皿的研发,既填补了省内外该项技术空白,更拓展了畲族银饰产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通过前期的实验,颜桂炀教授已经做出了一些样品。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名为“滴水穿石”的工艺品。“这是体现宁德精神的一款产品,主材质为陶瓷,水滴部分则采用银饰镶嵌其中。”颜桂炀认为还有改进空间,“要让银饰完美地嵌进陶瓷里,就要攻破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难题。”
尽管距离产品正式面世还有一段时间,但叶清茂非常看好其市场空间:“技术一旦成熟,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将给畲银产业带来新的活力。”目前,颜桂炀组织学生团队加强创意设计,不断推出新款产品,同时结合网络营销,为叶清茂的企业打开市场献计献策。
宁德畲族人口近20万, 占全省畲族人口约49%,在畲族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宁德师院作为闽东唯一的本科院校,发挥高校的技术、人才优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宁德师院科研处处长刘伟说。
40多项课题,关注畲族发展
宁德师院经管系2015级学生雷泽是宁德土生土长的畲族人,每当有人问他会不会说畲语唱畲歌时,他都尴尬地摇头。“从小在说普通话的环境中长大,学习畲语的机会很少!”雷泽说。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畲族语言的使用人数逐年减少。这一情况让宁德师院教育系赵峰教授看到了畲族语言传承的紧迫性,他说:“如果不加以保护,未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畲族语言、山歌等,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他开始着手闽东畲族语言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录制声像资料的方式,建立语言档案或语言数据库,保存畲族歌言。
目前他的团队正在抓紧进行语言有声资料的采集。“后续研究上,我们将对畲族语言的保护和双语教育论题进行论证,从新的领域对畲族语言与文化的保护进行探讨。”
中文系伊漪教授则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闽东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她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畲族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与创新策略研究”任务。她提出《推进闽东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和举措》,为宁德市地方经济规划建言献策,并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宁德市委员会,在2014年政协宁德市三届三次大会上作建言献策发言。
在宁德师院,近三年来,有近百位老师的40多项国家级、省市重点课题与畲族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研究方向从村落文化到畲族语言服饰,再到民俗旅游等,涵盖了畲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课题以畲族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如银饰加工、特色文化旅游等,既可以帮助其转型升级,也能惠及最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量。”刘伟说。
网址: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5-11/25/content_879018.htm?div=-1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闽ICP备10024257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33号
制作维护:宁德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中文域名:宁德师范学院.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