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闽ICP备10024257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33号
制作维护:宁德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中文域名:宁德师范学院.公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生力军,也是推动地方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宁德师范学院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应用性”办学定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根闽东大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党建建设、立德树人、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推进多科性应用型地方特色大学再上新台阶。党建铸魂
筑牢思想之基
“青年大学生要把握机会,扎实基础,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我们要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3月3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会在宁德师院求知楼B105教室展开。只见青马班、读书社的青年学子们,纷纷围坐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时分享心得感悟。
如今,在宁德师院,这样的读书班比比皆是。这是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辟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基层党建互融共进的生动实践。
如何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思政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宁德师院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通过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闽东红色文化读书社”和“一马当先”理论学习团队等方式,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
学校党委将组织建设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将“菜单式”管理模式引入党建工作,建立“1314”组织育人协同体系,推进组织育人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推动组织育人项目化、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先后涌现出了文峰小学顶岗实习学生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党支部等一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学院。
把党的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突出精准思政,探索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围绕青春扶贫、教育扶贫、科技兴农等主题,平均每年组织200支队伍2000多人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全覆盖,形成了后山夜校、绿点环保协会、“学陶师陶”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社团。
五年多来,志愿服务团在服务省运会、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发挥积极作用。2018年承担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大型志愿服务、食宿保障和赛事组织等工作中,36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志愿服务时长长达20多万小时,获宁德市委、市政府表彰。在宁德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有效支持贫困乡村教育。后山夜校获第十四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多个省级奖项。
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发展
春回大地,茶叶飘香。
连日来,在位于福鼎市的品品香有机茶园里,科技特派员蔡烈伟正忙着为茶企、茶农提供技术帮扶,指导他们进行生态管护,传授制茶技艺。
科技特派员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多方位服务闽东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宁德师院先后选派53名科技特派员,为地方区域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生命科学学院茶教授蔡烈伟就是其中一名。
作为闽东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近年来,宁德师院践行“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人才、平台和技术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闽东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学校和省市有关单位力量,实施服务闽东乡村振兴六大工程,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推动高校特色教研、科研服务体系建设。遴选60位导师进入师资库,建立了具有129门理论和技术课程、80门现场教学课程的乡村振兴课程超市,确立了35个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田教授”系列“云课堂”现场教学,吸引10万多人次在线学习;“闽东名茶品鉴室”系列活动,在线学员达27万人;依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每年举办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少数民族电子商务、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等各类继续教育累计达13000人次。
把培训内容延伸到产业一线,增强高等教育的“泥土味”。宁德师院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库优势,根据乡村和企业的具体需求,主动承担霍童溪沿线乡村振兴示范村庄规划成效评估工作,开展“田间课堂”送科技服务,“订单式科研”合作,服务地方的方向更加精准,成果也更务实。
“宁德师院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在推广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绿色防控、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组织科技力量深入我市调研,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编制科普教材,到乡镇、村开展技术宣传培训50多场次,同时在挖掘弘扬白茶始祖文化、公共品牌建设、带动茶农增收等方面出谋划策,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说。
2019年4月13日,宁德师院与青拓集团签约共建青拓产业学院,通过“量身定制”的方式,为企业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目前三届“青拓班”学生近200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
合作不断深化,碰撞智慧火花。这期间,先后与中科曙光合作建立中科曙光产业学院,与正大集团合作建立正大产业学院,与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订单培养班,与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福建分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多个校企合作项目。
产教融合与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及时向产业转移转化。为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眼下,宁德师院紧盯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校级科研项目孵化,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接地气的科研项目。同时,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现有平台为基础,合力打造海洋生物、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科研高地。
双轮驱动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要。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宁德师范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和学科专业结构,探索人才“引育留用”新方略,引进一批包含学科专业带头人、教授和优秀博士的高层次人才,推动“高精尖缺”人才建设目标落地生效。
艾克拜尔·热合曼教授是宁德师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去年以来,他在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头人作用,促使学院学科水平迈上新台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政策保障,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投入教书育人中。”艾克拜尔·热合曼教授说。
重才惜才,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为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力,宁德师院制定引才育才政策制度,有效对接宁德市“1+5”人才政策,为引进人才争取市级配套待遇;在公开招聘程序、编制审批等方面简化入职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间;建成168套人才公寓并投入使用,想方设法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和家属安置等问题。
“十三五”以来,实现引进“国家重点联系专家”“闽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科研类引进生”等重要人才零的突破,专任教师由415人增加到51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由133人增加到218人;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访学研修、重点企业和农村挂职锻炼9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由26%提高到40%。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院系资源配置,将原有的14个教学系部整合调整为10个二级学院。整合闽东卫校资源,设立医学院,新增医学类专业3个,拓展学校办学学科专业门类。本科专业数从23个增加到37个,本科在校生规模从4600人增加到10530人。
去年7月,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宁德市医院成建制划转为宁德师范学院直属附属医院,为设置临床本科医学院专业奠定了基础,有效填补了闽东医学高等教育的空白。“宁德市医院的划转,将在加快本土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医学人才,推进中心城市医教研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医疗水平的提升,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需求上发挥重要作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党委书记陈子春说。
如果说,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硬件基础则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走进宁德师范学院东侨校区,标志性的喷泉映入眼帘;琴湖边上,教学楼、图书馆巍峨矗立;网红餐厅,随处可见青春洋溢的脸庞。如今的师院,堪称美貌与实力并存。
据介绍,目前学校新增建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完成校园网和无线网一期项目建设,提升网上办事大厅、OA系统、SPOC教学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水平。纸质图书也从58万册增加到95.07万册,电子图书从66万册增加到100.50万册。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扎根闽东大地办好教育,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长魏远竹说。
文化铺底
弘扬闽东之光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能否有效传承创新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宁德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宁德师院发挥学科教育优势,成立茶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开设茶文化课程,组建茶产业科技服务团,在茶叶质量提升、产业构建、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农民增收致富上持续发力。
除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闽东还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宁德师院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创新思政课教学,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闽东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和畲族文化教育中心是宁德师院以红化人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播闽东之光的重要窗口。每年开学,学校都会组织新生入馆开展入学“第一课”教育,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入馆现场教学。开馆以来,共接待校内外领导嘉宾及师生2万多人次。
讲好红色故事,树立文化自信。学校成立“闽东之光”大学生理论宣讲文艺小分队,多次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率先成立全国地方志系统培训基地,举办方志人才专修班;围绕闽东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茶文化等文化资源,资助立项一批闽东文化研究课题;整理完成《四库全书闽东卷》,共计10册26卷320多万字。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开设全国首个畲族歌言传唱班,编辑出版《凤凰锵锵杜鹃红》等畲族红色文化书籍,成立全省首个畲族舞蹈班,原创畲族舞蹈《藤牌魂》《畲带情》《一位歌言人的坚守》在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上多次获奖,“畲族歌舞”入选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如今的校园内,一批凸显闽东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雕塑、水密隔舱福船、香樟大道等校园景观先后建成;“文化艺术月”“科技活动月”“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校园读书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极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
“回首‘十三五’,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欧洲杯比分投注_欧洲杯足球网-买球app官网: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进步。成绩属于过去,面向‘十四五’,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师新篇章,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说。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闽ICP备10024257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33号
制作维护:宁德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中文域名:宁德师范学院.公益